台灣競爭力論壇8日舉辦「2016台灣競爭力高峰會」。台灣商業聯合總會理事長張平沼以「台灣經濟面向的困境」為題,發表專題演講。張平沼指出,台灣出口量40%集中在大陸,因此,新南向政策必須全球化與中國化並進。新南向政策的成功基礎是中國大陸加一的概念,與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政策連結,兩岸合作的新南向政策將是台灣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的重要基礎。

張平沼說,台灣在經濟發展上遇到的阻礙其實已不言可喻。企業在國際上的地位節節敗退,面對出口已經連續17個月衰退,再創紀錄,政府提出的產業與經濟政策,未見顯著成效或是法案遲遲無法通過。近期來的勞方與資方、軍公教與勞工在近年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對立。政府必須做為產業升級的發動機,透過措施鼓勵、金融租稅等政策升級產業。

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說,台灣經濟面臨保1的困境,原因在於出口、投資及消費三支引擎皆熄了火。加上面臨全球景氣復甦不如預期,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導致升級轉型壓力遽增,以及兩岸不確定性等三重壓力。

王健全表示,值此困境,新政府提出五大創新產業及新南向政策,展現施政的企圖心,惟上述政策有利中長期結構轉型,但效益兌現所需時間也相對較長。因此,欲使政策快速落實必須配合投資環境改善,制度創新及嶄新政策工具,才能加速台灣產業的脫胎換骨。

(旺報)

(出處:中時電子報